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小龙VS东尼加(tong jaa)武术特色与实战全方位分析

[复制链接]

446

主题

9266

帖子

7

精华

炽天使

Rank: 7Rank: 7Rank: 7

返现券
0
金币
100
金钱
1167
注册时间
2009-1-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小龙VS东尼加(tong jaa)
——武术特色与实战全方位分析
李氏创兴
中国的动作片受到威胁了?
中国观众对世界影视有个感受:动作片看中国的;科幻片看欧美的;恐怖片看日本的;情感片看韩国的。中国人口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以上结论基本上也是可靠的,世界各国的观众对此也毫无异议。中国的动作片享誉世界,李小龙是奠基人,这是不容置疑的,是他第一次将功夫载入英文词典,可谓丰功至伟,而其后的武坛新秀如甄子丹、李连杰、成龙则是李小龙在动作片上的辉煌延续,亦可谓功不可没。至此,中国的动作片于世界影视绝对是独步武林,傲视群雄,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巅峰高度,引得国人以此为荣。可千万别轻言“高处不胜寒”,“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理智、谦虚会告诉你得失,“夜郎自大”和“井底之蛙”从来就是被自取其辱根源。要知道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或进或退,如水上行舟,进退全靠把舵人。在举国还在忘情地为中国的动作片振臂呐喊、引颈高呼时,泰国只主演《佛盗线》和《冬荫功》两部动作电影的东尼加在世界范围一时掀起了泰拳热潮,锋芒一时无两,他同时也被定位为“:托尼?贾是继李小龙与成龙之后全球最杰出的武打表演者。”(看清楚了,连中国功夫皇帝李连杰也被抛之身后。)从而一跃成为可以与他偶象李小龙、成龙及李连杰相媲美的国际超级武术巨星。国人的欢呼声还响彻云宵之际,中国的动作片的王者地位就遭到了威胁,满腔热血的爱国者,如我就着实郁闷和担心,但必须冷静,冲动和鲁莽从来就于事无补。的确,东尼加带着他的两部电影横空出世,“君临天下,雄狮扑兔”的王者气势令一切武者尽低头,电影中他360度的旋转及一系列凌空的撞击\侧踢等确是精彩绝伦,给观众从未有过的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憾。他的武打表演有李小龙的力量,有成龙的拼搏,有李连杰的飘逸,表面上看来确实如此,应该说他是个善于学习、勤奋上进和志向高远的人,“自十一岁看过成龙的电影后,Tony Jaa梦想能像成龙般成功,自此他无间断每日都练习功夫,希望能达成心愿。”这几句对他描述的话也足可以作为注脚。
据国外的影视评论,他的动作难度系数已超越了成龙李连杰,且在力量及韧性方面也比两者盛年时期略胜一筹。在这种“大军压境”的无奈时刻,中国武迷不得不搬出了“武之尊者”李小龙,希望能用他的辉煌与影响挽回此小自尊。那究竟李小龙战东尼加,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对此,武迷们的争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百家争鸣,热火朝天。在查阅了大量关于两位的材料再对比,总结,思考,再思考,再总结,再对比后,结果自然水落石出,别急!听我戏里戏外慢慢把话说。
李小龙、东尼加学武生涯及对武术的贡献:
作为中国人,作为小龙迷,对李小龙的学武生涯,我是了如指掌的。
李小龙自小高度近视,长短脚,病常缠身,身体潺弱,其父李海泉见状,便教他练武强身,那时小龙七岁;十三师承咏春大师叶问,期间李小龙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还广泛涉猎了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和西洋拳等武术,简直到了嗜武成痴。这里值得提及的是李小龙学武并不是单纯的学习某种武术的形,而是做到形神兼备,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在练习各种武术时可以冷静地思考、分析它的长短,并加以整合优化,这是他与其它武者本质上的一个区别。李小龙不但武功盖世:1957年 ,夺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舞艺也称霸一方: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邵汉生就是李小龙以舞换武的另一位师傅,但李小龙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加上血气方刚,好打不平又身怀绝技,自然就好好勇争胜,并因此事端频频、惹祸无数。在父亲谆谆的劝导下,1959年5月,李小龙来到美国定居,以教人跳舞谋生,这时的李小龙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不再是以前那个终日游艺街头,持武打架的问题少年了,真正成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有礼貌(武德),有理想,有冲劲,有才华。他图强不息,勤学不止,就算处在这样窘迫的生活处境,他依然视武术为最爱,依然勤练不缀,创立了独门武术——截拳道,且在1961年5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1962年4月在西雅图唐人街开设第一间“振藩国术馆”,(后来在多个国家都有他开设的“截拳道”武馆。)并在开馆授业时找到了他的真爱,可谓文成武爱美。
在李小龙驾鹤西去十多年后,成龙接火传薪,中国的动作片继续席卷全球,成龙也成了全球青少年的偶象,成了他们的理想,而真正用行动去实现理想而又取得最好成绩的应该是泰国小子东尼加。据资料显示:“自十一岁看过成龙的电影后,Tony Jaa梦想能像成龙般成功,自此他无间断每日都练习功夫,希望能达成心愿。1984年,Tony Jaa看到由彭拿烈迪华自导自演的《Born To Fight》,下定决心要拜他为师。于是,Tony每日放学后都会前往片场偷看人家怎样拍电影。高中毕业后,Tony升读大学并主修体育科,期间学习不少武术,包括跆拳道、泰拳、棍法及剑法,还参与不少运动项目。每逢周末,Tony亦会前往彭拿烈迪华的片场。Tony的诚意打动了彭拿烈迪华,终肯收他为徒,传授功夫给Tony,并安排Tony任他所执导电影的替身,一尝拍片的滋味。经过四年的训练,Tony的梦想终于成真,首次担纲演出《拳霸》,一鸣惊人,成为炙手可热的国际武打巨星,更让举世对泰拳加深认识,而Tony Jaa顿时成为泰国的民族英雄。” 现年25岁的Tony Jaa在曼谷北部距离约200公里外的一个小镇 长大,从小就看成龙的电影长大,生**学武,自10岁起, 他就开始要求父亲让他习武。但是父亲不肯,Tony Jaa小时候 的家境并不优渥,父亲当然不愿意让他去习武,经过他再三 的恳求与施展他的诚心,才感动了父亲让他去习武。他每天 早上5点就起床,不停的练习与学习,直到晚上10点才休息。可以算是个不折不扣的武痴。他擅长跆拳道、剑术、体操,在学校修的是体育。他最擅长模仿李小龙,李连杰和成龙。
从以上文字可以肯定,东尼加的成功不是单靠 运气的,也算是十年磨一剑的。还有一份资料具体地介绍他是如何练功的,(花了一天的时间去找这份资料,可无能如愿,这里只有抱歉兼遗憾,无论对友对已。)主要讲了他每天的运动量;练功的方式主要是负重远跑,还踢木练腿功,总之艰苦程度不下于红军二万两千里长征,里面的数据也是让人瞠目结舌,非常人可比及的。他的翻腾弹跳的速度高度、撞击的力量、攻击的果断及抗击的承受度在众多的武星中绝对是百里挑一、鹤立鸡群的。
由两人的习武生涯可以看出,两人都是嗜武成性又是异途同归的,前者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后者“天生丽质难自弃”,虽然如此,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李小龙是基于几千年的中国武术文化的,可谓底蕴深厚,而他自幼广学百家,集思广益,如海纳百川,厚积薄发,收发自如。而“截拳道”则是他二十多年对武术练习思考及实战经验总结的沉积,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升华,资料为证: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世界各国出版发行的近2000种有关李小龙与截拳道的图书、画报、杂志中,仅有十部书为李小龙本人原著,这些书皆为美国原版,它们是:
1.《基本中国拳法》(Chinese Gung—Fu),1963年出版,介绍了中国武术流派概况、阴阳哲理、基本功训练,演示了“振藩拳法”的踢、打、摔、拿等,是李小龙生前所出唯一一本专集迄今再版2次,印刷20余次。
2.《咏春拳》(Wing Chun Kung—Fu)署名严镜海(李之高徒),1972年出版。介绍了咏春拳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四门挡法、小念头、封手攻击法等。香港出有李绍昌中译本《图解咏春拳》。
3. 《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1975年出版。囊括李 小龙、生平武学与哲学理论的精华,收录其大量武学笔记手稿,详论了截拳道技术体系、功防原则与武术哲学之终级目的。迄今印刷40余次,香港出有杜子心中文 译本《李小龙——截拳道》。
4.《李小龙技击法?自卫术》(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elf Defence Techniques),1976年出版。
5.《李小龙技击法?基础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Basic Training),1977年出版。
6. 《李小龙技击法?技法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kill spin Techniques),1977年出版。

以无法为有法 以无限为有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9266

帖子

7

精华

炽天使

Rank: 7Rank: 7Rank: 7

返现券
0
金币
100
金钱
1167
注册时间
2009-1-1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45 | 只看该作者
7.《李小龙技击法?高级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Advanced Techniques),1977年出版。
以上四书是根据李小龙1967年所拍大量实战动作照片整理而成,迄今印刷40余次。中国出版有钟海明、徐海潮将四书合而为一的中译本《李小龙技击法》,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3月出版,迄今也印刷了十余次。
8.《李小龙:猛龙语录》(Bruce Lee:Words of the Dragon),收录李小龙1964~1973年接受各种采访的谈话记录。
9.《李小龙:功夫之道》(Bruce Lee:Tao of Gung—Fu),介绍中国武术的特点与中国文化及截拳道中所包含的中国武术技法的起源与发展。
10.《李小龙:截拳道》(Bruce Lee:Jeet Kune Do),收录李小龙大量动作照、亲笔所绘动作图、所制定的训练课程计划等。(摘自《李小龙传》)。
而东尼加只是对泰拳的复兴,充其量是对泰拳的扩充,以新的姿态展示了泰拳的魅力,引起了世人对泰拳新的认识或新的向往。这里横各的发展有余而最重要的纵向提高不足。因此,虽然东尼加是一个很优秀的动作演员,在但武术思想、武术理解、武术理想及武术目的的高度跟李小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是层次、境界、思想上的差异,而并非表演上的,这点甚为重要。
李小龙、东尼加的电影影响:
东尼加凭《佛盗线》、《泰拳2:冬荫功》两部电影得道升天,一跃成为超级国际武打影星,他对泰拳的精彩演绎臻至登峰造极之化境,搏得“泰拳500年打遍天下无敌”的美誉铺天盖地, “泰拳一出,谁以争锋?”,一时之间,东尼加引得全球瞩目。而在三十年前,与现在的东尼加年龄相仿佛的李小龙拍过四部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死亡游戏>,其中<死亡游戏>只拍了后半集,没拍前半集,(李小龙此前也拍过些影视作品,但严格上来说,以上这三部半电影才是真正的李小龙电影。)他作品受欢迎程度可说是万人空巷,举世瞩目,全球疯狂,不知多少人迷恋着他那黄色的运动服,不知有多少人醉心模仿他那独特的武姿及怪异的叫喊,也不知有多少个国家的好武人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着截拳道和双节棍,日本的武迷应该还在为这神奇的武术而忘情吧!  
相同的是他们都是一鸣惊人,都是以武兴国,都是武坛影界的奇迹,可具体到个体上又有着太多的差异:一、李小龙的电影对当时的动作片来说是独辟蹊径,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这是创新,是质的飞跃,东加尼的电影只是一种重复,相对来说,李的电影在工作条件及摄影技术等方面落后几十年的情况,至今还具有惊心动魄的震憾感,可知他电影的魅力,当然也证明了他的电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可以做如此地步的世界电影真的是屈指可数,太有智了;二、东尼加是主演兼动作指导,而李小龙是自编、自导、自演,是专业的电影人,太有才了;三、李小龙的电影能聚集全球顶尖级的武术高手,且都是他的手下败将,试想,其中很多都是某种武术领域的冠军呀,他们不是专业的演员,被打得落花流水或不堪一击的场面是全世界人都看到的呀,个人自尊是很重要的,更敏感些还会牵连到国体,这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东尼加肯定是做不到的,起码在小龙这样的年纪是做不到的,但李小龙做到了,这说明了什么?他太有德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在世界的影响:东尼加的我在上面已说过了,哦,还有一个是《佛盗线》获亚洲最佳动作指导奖,(我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去搜他的资料,也归纳了,但确是乏善可陈,我可是有心无力了,可能与他出道的时间短有关吧。)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李小龙的荣誉据不完全统计可列如下:
●1957年,夺得香港校际西洋拳大赛冠军。
●1958年,夺得全港恰恰舞公开赛冠军。
●1964年,参加全美空手道大赛,击败蝉联三届冠军的罗礼士荣获桂冠。
●1964年,作为嘉宾参加美国长堤空手道锦标赛,也拿了个冠军。
●1972年,《精武门》获金马奖“最佳技艺奖”,同时获最佳剧情片殊荣。
●1972年,世界权威武术刊物《黑带》杂志“黑带群英殿”入选七位武术家,李小龙是其中之一。盛行的说法是“世界七大武术家”,这是香港媒体的译法,此事证实为真。
●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将《死亡游戏》的开映日,即7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还有很多国家也有李小龙日的,且还有塑像,说是纪念他为国挺身,勇创外侵的爱国精神。)
●1980年,获日本《朝日新闻》选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  
●(时间未知)富士山树立起一尊李小龙塑像,人们尊他为"武之圣者"。
●1986年,获德国汉堡大学选为“最被欧洲人认识的亚洲人”。  
●1993年,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
●199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为李小龙颁发“终身成就奖”。
●1993年 ,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二十周年纪念钞票,见下图。
●1998年,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同年被《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世纪的英雄与偶像”,是唯一入选的华人,获美国演艺同业公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1999年,获《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是惟一入选的华人。
●2000年,美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李小龙诞辰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这是继玛丽莲.梦露和007之后的第三位获此殊荣的艺人,也是华人中的第一人。
●2002年英国第四台举办了一个全球100位最伟大影星的选举活动,李小龙、成龙及周润发入围角逐100位最伟大的影星。谁知道后事如何请告诉我。
●2004年05月25日,在“英国年度种族传媒大奖”颁奖礼上,英国传媒协会特别为已故的武打巨星李小龙颁发“传奇大奖”,以纪念他在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发展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李小龙逝世后,世界各国发行了许多李小龙纪念邮票。但是好像并没有看到中国的行动,这算什么?!
●李小龙几次成为《黑带》杂志封面人物,英国、日本还有不少专门的李小龙杂志漫画。
●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磅的力量,与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体重是260磅,李小龙的体重只有130多磅。此事已载入2000年版金氏世界纪录。

  

美国为纪念李小龙逝世二十周年所特别发行的美元。
(另附:李小龙在武术上的贡献:李小龙在武术界的贡献是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的.他的截拳道是最能证明他为武术界所付出财富.首先,他让西方人认识了中国功夫,让西方人钦佩和接受中国功夫,这是中国武术界最大的利益,也是世界武术交往的开端.其次,他的大胆的革新武术,运用自己所学所悟的哲学,科学理论,经实践地把中西武术合并,创造出一种“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新型功夫,这就是不分派别的截拳道,他要求习武之人能脱离形式去寻求适合自己极限地发展。这些可谓是武术界的重大突破,更是不可多得的经验和财富。同样提示了中国武术想顺利地在世界发展,就必须脱离门派之分;想让中国功夫永远精粹,就得弃掉保守观念和顺时代去不断革新,那才会永不败退。)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两人的电影在世界的贡献及影响谁更多?谁更广?相信读者心里早就有了答案。虽然东尼加已尽力,但毕竟差距实在太大,也难怪,如我另一偶象黄家驹所唱的“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既然李小龙是无法追赶的,那希望东尼加能继续努力,不断超越自己,李小龙是前无古人的,但是不是会后无来者?但愿后来者居上,只可惜人愿天不偿,自小龙谢世后至今未有人能出其右,甚至难以望其项背,那以后会有吗?以后?哈哈,未来的事谁又明了?我不是神。
决斗,谁会赢?
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网友可说是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歇斯底里之时更是忘形失态而丢掉了文明,忘掉了争论的界定,引进了市井漫骂,吐出了乡里讥讽。在下也未能免俗,却不粗野,静心想想,大可不必,花了两天时间找资料写分析便是我的态度,虽然文笔拙笨,却是一片苦心。
其实两在现实中是不具可比性的,时代毕竟有别,况且一个正在奋斗苦练,一个已驾鹤西去,阴阳相隔,无以言武,我们能做的只是让心中喷涌的敬意化成千万串的祝福,祈祷龙哥在另一个世界能幸福快乐。
以无法为有法 以无限为有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9266

帖子

7

精华

炽天使

Rank: 7Rank: 7Rank: 7

返现券
0
金币
100
金钱
1167
注册时间
2009-1-1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4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硬要一个结果的话,我们不妨理论上分析一下:抛开视觉审美的偏向,两者的打斗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像某位网友说的“泰拳和截拳道有着百分之六十是一样的,就是简单实用,都具备了快准狠的攻击特点,用李小龙的话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将敌人打倒”,但李小龙实践得更为彻底。就心理上来说,李小龙是自信中保存着冷静,这点在《猛龙过江》中犹为突出,目光如剑,怪叫似刀,我想这在实战中对敌人绝不止单纯的骚扰。而东尼加出色干练的弹跳,暴力的膝撞、肘劈,随心所欲的翻踢和超强的抗击能力也充分证明了他绝不是等闲之辈。这样一对比,还真是不相伯仲,难分高低。但是我们只要从两者的力量、速度、意识去比较,那这就是一年级里一道最简单的题目了。
首先是速度,这里我觉得没有可比性,单凭出拳收拳李小龙只用了0.25秒的速度,如果再有人要争强好胜的话,那他起码是不理智或喝多了而意气用事了,用某世界顶级拳师的话“他的速度几乎达到了人类体能的极限”。东尼加是个聪明人,应该不会对此嚷嚷的;力量方面,从电影中看到的东尼加是让人折服的,这让我想大声高唱西楚霸王那首“力拔山河气盖势”的《大风歌》,再加上那脱兔的身手,简直是完全的结合,可惜我们不知他真实的力量,还好,李小龙很听话,早早地在众多人可见证的场合下挥出了那一拳的风情,成绩是是: 拳击力度355磅(约160公斤,是他体重的两倍多。) ,深蹲295公斤,侧踢1500磅(675公斤)这个侧踢最要命,这种比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无可比拟的爆发力,说明了他技击的技术达到了神乎其技的化境,说明了他能将身体调整到一个最能发挥体能的和谐状态,历史上从来没人能改写这个数据的。据可靠资料,常人被踢中,会飞出6—8米开外,不知东尼加被踢中后果会如何?可话也不能这样说,换位想想,如果李小龙被东尼加踢中又会落得怎样下场?是的,这是个必须想到的问题,这就是我在这里要提到的意识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对对手的一种反应和判断,这跟太极有共通之处,也是截拳道的核心内容。用更通俗易懂的话说,这里所谓的意识就是躲避敌人攻击的能力,换种说法就是灵敏度如何?这是李小龙的本行,当然也是强项,我想东尼加也会承认李小龙的这种能力是“免检产品”,无可否认,在力量上比李小龙大的人大有人在,如拳王泰森,亚里等,特别是大山倍,有句话是这样形容他的: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只要他向你走近那你就完蛋了。这里是指他的力量太大,他的拳头是没有人可以承受得起的,唯一能让你生存的办法就是你能躲开他的攻击,要打倒他的唯一办法就是能在躲开他的同时还能游刃有余地对他进行强有力的反击,我想根据这样的条件画出来的绝对是李小龙的肖像。
以上泼墨如水的细说了两位高手的武术特色与攻击特点,那如果两人真的对决就会出现如下情景:(当然,这是在分析下的猜想,每个人都应该有他心里的情景,这是可以肯定的。)两位的较量绝对不会出现东尼加电影里的那种场面,因为他不可能也在李小龙面前腾空而起,理由是:腾空就会使身体的动作幅度太大,再有其运动的轨迹是由下向上,这里的时间太长了,我想李小龙在出色地完成了他最精彩的侧踢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表演他那收放只需0.25秒的“无影拳”,况且这里他只须放而不用收?可能会节省0.15秒的时间吧。虽然东尼加的身体素质很棒,但如果真的中了李小龙的侧踢,那是不容乐观的,就别说还有一个力量达355磅的重拳了。东尼加不笨,他会壮士断臂,放弃他那苦练多年的翻腾膝踢,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爬得上李小龙的头上的,再用肘劈头那就是听爷爷讲那天上的神话了。那有“八臂功”之称的泰拳就只有两个拳头了,那近距离的搏击,我相信跟《猛龙过江》的最后结局相差不几了。可能你们会认为我是带着主观色彩去写的,或者有点吧,因为我真的很喜欢东尼加了,我不想他因为李小龙的一个侧踢而倒下,但如果真的是两人对决的话,以李小龙的力量、速度、意识及天才的搏击,这样的结果是很难避免的,而且这种结果很可能是瞬间的事。以下资料可能会让你觉得我是喜欢东尼加的:
晏理士.烈是空手道黑带五段高手,亦是美国空手道会会长,他说:“我曾经和李先生较量过。虽然我已经胜了四十二场空手道比赛,但我自认不是他的对手,他的速度远远地超过我所认识的黑带高手。”把韩国跆拳道介绍到美国的七段高手李俊九师傅说:““截拳道”是一种十分科化,十分实用的武学,尤其是在自由搏击上。”
    在《猛龙过江》中演出空手道高手的罗礼士,曾向万千电视观众承认李小龙是他的师父,形容他的武功是不可思义。罗礼士,美国空手道重量级冠军祖.路易士及轻量级冠军米.士通都在自己门派中具有极高地位的高手,但他们都向李小龙执弟子礼,接受他的指点,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们这样做,实在难能可贵,在美国武术史上写下了最新的一页。  
    亚伦.士天,一位二百磅重六??高的长堤空手道冠军,对李小龙佩服到五体投地之馀,只能这样道:“他的武艺令我永世难忘。”
    法烈.温,美国另外一位十大空手道高手,只能对李小龙满口赞誉,而拒绝深入分析,因为,他说:“我尚未遇到一位比他更有修养,有更高造诣的武术家。”  
    窝利.载是柔道黑带五段高手,亦是美国最具时誉的柔道教楝,对武术家的质素有独到见解,他说:“他是多姿多采,迷人的,无可比拟的。”载先生继续表示:“我实在不明白为什麽速度不会减弱他出手的劲度。”载先生在武术界巳有四十年历史,他以一只温雅,敏锐,威猛的黑豹来比拟李小龙。  
    路易士.地利度,一位曾击败罗礼士而荣获纽约冠军的高手,在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份的黑带难志曾这样说:“我从未遇到像他这样的人物。过去我曾有几个难分高下的对手,但他的拳脚真的使我难以捉摸,我和他过招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敬畏。”
    到这里,我真的不想再写了,毕竟东尼加也是我很喜欢的,你们也太狠心了,就为了个结果而要我看着自己挺欣赏的人在自己的偶象面前承受着不堪入目的失败,天啊,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你们为何对我苦苦相逼?
以无法为有法 以无限为有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384

帖子

0

精华

蜘蛛侠

Rank: 5Rank: 5

返现券
0
金币
105
金钱
-2
注册时间
2009-4-2
地板
发表于 2009-4-6 23:59 | 只看该作者

论坛里龙哥的贴还真多吖
装备爱好者。 阅图无数..藏片万G。 猥天琐地.. 惟我独尊//.. 没有最霪荡。 只有更霪荡。 每日一霪荡。, 生活真欢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8 05:15 , Processed in 0.247569 second(s), 31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