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qsl
发表于 2016-7-28 19:21
估计手动出棍阻力会比较大,毕竟螺纹受力是倾斜的,而且会以水平受力居多(纵向受力过多会导致锁不住),所以出棍时需要很大的纵向出力才能带给它足够的水平旋转力,所以估测手动出棍会变得不可靠
一次函数
发表于 2016-7-28 19:22
膛线是不是枪支里面纹路
dqqsl
发表于 2016-7-28 19:25
如果在螺纹末端设计有防解锁凹槽倒是可以避免之前我说的手动出棍锁不住的问题,但也会带来解锁费事、出棍后棍体晃动幅度比较大的问题,所以您的方案可行性还有待推证
dqqsl
发表于 2016-7-28 19:26
纯粹个人意见,不专业不要见怪
dqqsl
发表于 2016-7-28 19:32
一次函数 发表于 2016-7-28 19: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膛线是不是枪支里面纹路
是的,就是所说的来福线
dqqsl
发表于 2016-7-28 19:34
等一个雨天 发表于 2016-7-28 1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出棍一瞬间会把螺纹全都扫平
我觉得也是,除非设计成非等距螺纹引导线。。。
dqqsl
发表于 2016-7-28 19:35
戟画方天 发表于 2016-7-28 18: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总觉得螺纹结构会使整体强度降低,不少棍友对甩棍进行爆艹的时候经常把棍头艹断就是个例子。
这个不是绝对的,会有影响,主要看设计
一次函数
发表于 2016-7-28 19:38
dqqsl 发表于 2016-7-28 19: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就是所说的来福线
我看过中央九台你那个记录片,他里面说起初枪的精确度不够然后就给枪管里加上了那个线条,旋转增加精确度
zlwtsss
发表于 2016-7-28 19:41
那得多大劲往外甩啊。
dqqsl
发表于 2016-7-28 19:43
一次函数 发表于 2016-7-28 1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看过中央九台你那个记录片,他里面说起初枪的精确度不够然后就给枪管里加上了那个线条,旋转增加精确度 ...
就是这个东西,设计的作用是让子弹旋转起来防止出镗后出现弹头翻滚的现象,用以提高精准度、射程和穿透力
dqqsl
发表于 2016-7-28 19:45
一次函数 发表于 2016-7-28 1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看过中央九台你那个记录片,他里面说起初枪的精确度不够然后就给枪管里加上了那个线条,旋转增加精确度 ...
子弹翻转的问题在子弹都是弹丸的时代不存在,改进成纺锤体后才出现的,然后人们才发明了膛线
风向标
发表于 2016-7-28 20:02
呵呵
被啃过的荔枝
发表于 2016-7-28 20:23
螺纹要是滑丝了 咋办
难看B
发表于 2016-7-28 20:26
不是我打击你,用螺纹锁定的效果肯定不如直接摩擦阻力锁定。锥口在大力甩开时的冲击力可以使锥口轻微变形增加摩擦阻力。用螺纹的会因为敲击解锁,而且很容易解锁,即使你用再大的力气去拧咬合力度都比不上甩出来的瞬间冲击力。即使你能拧紧,那怎么解锁?再陪个解锁用的工具?
反正各种原因,你这个设计是不可行的。
你试试看你能不能把一颗螺母从螺杆的一边甩到另一边。
小孩有想法是好事,但要贴合实际。多读下机械类的书再来吧。
JRORIN
发表于 2016-7-28 20:31
阻力控的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