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转帖)行车记录仪大白天骑电瓶车抢劫 [打印本页]

作者: 燚娃娃    时间: 2013-8-5 22:40
标题: (转帖)行车记录仪大白天骑电瓶车抢劫
被抢的妹纸摔的不清啊。太嚣张了。。。事发地在市政府大楼门口。。。。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19525467/Ob/1/sid/XNTkwNDMxNjIw/v.swf

作者: 青岛尖兵    时间: 2013-8-5 22:45
天哪,太恐怖啦。。。。。
作者: 瞌睡的熊    时间: 2013-8-5 22:45

拍这个的没帮着报警,打120吗?
作者: 星光使者    时间: 2013-8-5 22:46
 绝妙得讽刺唉
作者: 阿飞的小蝴蝶    时间: 2013-8-5 22:46
这是哪里啊??
作者: 雨夜孤行    时间: 2013-8-5 22:50
这叫浪摆,把包搁到后备箱呗!
作者: 雨瞬人非    时间: 2013-8-5 23:09
然后呢?有做些什么吗
作者: 刘德华    时间: 2013-8-5 23:19
多好的妹子,为什么不去扶她
作者: 守护    时间: 2013-8-5 23:25
手机党无缘观看
作者: 青岛huihui    时间: 2013-8-5 23:27
还真没人管啊。冷漠
作者: 风流狼子    时间: 2013-8-5 23:51
车主为什么不把她扶上车送医院呢?!
作者: yybob602    时间: 2013-8-6 01:04

动也不动了,晕倒
作者: 爽歪歪    时间: 2013-8-6 06:51
挑衅政府。
作者: 大林村    时间: 2013-8-6 08:31
好恶心的飞车抢劫,应该一律让他们当太监!
作者: 阿东0460    时间: 2013-8-6 08:46

以前有个女的骑着自行车莫名其妙死在路上 后来查出是飞车抢夺造成该女后脑勺着地 一条人命啊   
作者: 刘先生    时间: 2013-8-6 09:13
飞车党在广东被抓住就是一顿死打。太可恨了,只为那一点钱财完全不顾人命!!
作者: 向前    时间: 2013-8-6 09:14
最讨厌2种人,一是老赖,二是抢劫小偷。逮到就想弄死他们
作者: 朔月    时间: 2013-8-6 09:29
楼主该出手啦~
作者: 无力的痛    时间: 2013-8-6 09:43
都不动了··也不打个电话叫警察啊········什么人······
作者: tjsny    时间: 2013-8-6 09:57
太狠了                
作者: 阿答    时间: 2013-8-6 10:31
这是谋财害命啊。。。
作者: baobiao009    时间: 2013-8-6 11:17
够惨的。。现在抢劫的越来越凶狠了
作者: 熊哥    时间: 2013-8-6 11:35
开车的怎么不去追啊,郁闷
作者: 白色海浪    时间: 2013-8-6 11:35
摔的真不轻,这样的摔法,很危险的
作者: 燚娃娃    时间: 2013-8-6 13:00
以下是引用熊哥在2013-08-06 11:35:00的发言:
开车的怎么不去追啊,郁闷


追?追是追得到,把人逼停的话人家摔着了法院还会判得赔死你!我身边就有开车追抢劫的,抢劫的自己撞路桩上挂了,最后开车的赔了30几万


作者: 阿晨    时间: 2013-8-6 13:59
摔的不动了
作者: 战神再现    时间: 2013-8-6 15:15
没在公安局门口就算不错了
作者: 老生常谈    时间: 2013-8-6 15:18
猛一下子给摔晕了。贼人动作熟练流畅,定是老贼。要是我路过会打个120救人,120没来之前先查看一下妹子的胸部大腿有没有受伤
作者: 泡泡熊    时间: 2013-8-6 16:31
很乱啊             
作者: 游侠客服    时间: 2013-8-6 18:49
太气愤了,女孩都晕过去了
作者: 世凡    时间: 2013-8-6 22:20
楼主当时干什么呢
作者: 捕梦人    时间: 2013-8-6 22:50
司机蛋定地绕路走了
作者: 麦田奇迹    时间: 2013-8-7 10:06
这真的太悲哀了。
作者: 潇洒一刀    时间: 2013-8-7 13:30
狠,狠,狠
作者: 家乐4538643    时间: 2014-6-20 19:28
都有人敢去派出所偷东西市政府门前有什么不敢的,要是有武警站岗他就不敢了!~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