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说个事儿,弟兄们帮着出个主意
<br>老鬼是做塑料再生颗粒的,作坊式生产,混口饭吃。<br>
<br>颗粒生产出来后,25公斤一标准袋包装,一吨40袋,行业潜规则,可以每吨最多有四公斤的误差,也就是一袋2两。这个误差一般的厂家都能接受。
<br>
<br>这个误差不是故意的缺斤短两,是由于生产过程中要经过水池降温,有点水气蒸发。当然,大多时候还是没有误差的。
<br>
<br>前天出了8吨货,由于最近原油价格下跌,这玩意也跟着落价。本来不想卖,但看对方大老远的来一次,让人家空车回去不合适。也和他打过几次交道,人还不错,货款从来没赊欠过。最近钱紧,也是想和对方长期合作,就以每吨低于成本价200多元给了他8吨。
<br>
<br>装车付款,交易圆满结束。
<br>
<br>可是昨晚问题来了,对方打来电话说,他向厂家交货时,抽查了几袋斤两都不够,最后挨个过称,一共是亏了80多公斤。大概意思就是,亏的斤称或者让我补货,或者退钱。
<br>
<br>刚开始我以为是自家的台秤出了故障导致斤两不足。当下就同意了。
<br>
<br>可是我家里还有最近一批生产剩余的十几吨货,找了好几个秤,各种台秤,地秤,电子秤分别抽查的称了一下,斤两并不缺,大多数反而还多了。
<br>
<br>我又给人家打电话过去,让他来一次或者委托一个熟人过来,亲自验验。人家没时间,不来,也一直坚持只认定他那边的检验结果。并说,一共两家的货,另一家的就没事,所以不可能是厂家的秤有问题。
<br>
<br>我不想背个亏斤少两的名声,也不想因为这个失去这个客户。80多公斤钱也不算多,也就700块不到。反正这批货也是赔钱了,不在乎这点。可是我可以确定我的东西并不亏秤,真要按对方提出的解决方式解决的话,又觉得有点冤。
<br>
<br>对方很坚持,老鬼很纠结。
<br>
<br>求助,各位弟兄帮着出个主意。
<br>
<br>
<br>另外补充一下,对方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厂家肯定是因为这个扣他钱了,他不会无中生有的找这个麻烦。
<br>
<br>唉,NND,只怪卡扎菲大爷被爆菊的不是时候啊,丫就不会躲好了等我卖完了呀.......
<br>
<br> 这个.........................,xian看看吧 <br>就给他700吧,不过和他说清楚,自己的称没问题
<br>(两根海军,一根ANT没了.................) 你直接拿着货过去找他们 实在不行你就拿一包在自己的秤上过磅,拍下照片,然后把这包货带到他那边去再过磅,两边对比 我觉得,先补上,然后找时间细细的和这位客户谈一下,把自己的出发点阐述一下。俩人碰一下,看看到底差在什么环节 为了留住客户,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宁可亏一点的,他说差多少就给他送过去多少,话也说明白,相信客户会理解,也增加你的信誉度。 吃小亏才能占大便宜。 <br>已经同意了,可以补货或者退钱,有的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企业讲究的是个信誉。
<br>
<br>但是根据老鬼自己的抽查,是没问题的,问题可能出在两边的称上,或者是环境的温湿度上?称每年都需要校准的,
<br>
<br>8吨货,差80公斤,这个比例已经算很小的了,一顿货差10公斤,百分之一的重量误差。一般来说,那些中间商,这个差别都是可以搞定的。
<br>
<br>下次再拉货的,可否出货的时候称重,客户认可的话,出了门,不再对重量问题负责。 建议派人去查验秤,先核对秤的年检证书,再进行不同秤的实际检测。如果确实有数量的不足就补齐差量或者退回相应货款,如果检验结果确实符合出厂标准,那就要求对方出差旅费和相关检测费用。另外最好在出厂合格证和合同上标出允许的误差。以免不同测量工具可能的产生误差纠纷。 <br>赞成KING兄的观点,先解决了事情,在和他一起解释是怎么回事,
<br>不否定对方厂家的称有问题,楼上兄弟支招不错,拍照留底,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br>
<br>可能不是你客户的事情,如果是老客户,估计不存在这个情况吧,慢慢来,先解决了再解释也成
<br>
<br>老鬼兄也拍照留底,看看是对方厂家问题还是怎么回事
<br>
<br>慢慢来,不是大事情,别急 吃亏是福,现在的世道得到别人的认可比钱有用处! 我感觉这个事的话只能自认倒霉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希区柯克</i>在2011-10-30 11:52:00的发言:</b><br/>吃亏是福,现在的世道得到别人的认可比钱有用处! </div>
<br>+1 生意就是这点难做呀!先明说,这次亏就各出一半,下次那直接过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