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阻力甩棍锁定原理细节
阻力棍3节,两个锁定面。打击节和中间节的锁定长度要小于手柄节和中间节锁定长度,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只是为增加锁定面积?
我感觉还有锁定动力的原因。就是为了让打击节的甩出动能充分传递给中间节与手柄节间的锁定面。
怎样的长度比例最合理?原则是什么
本人想自己设计甩棍(自用),先弄根阻力棍,因为形式上与现有棍子差别很大。所以需要把原理细节弄明白。希望懂的指点迷津。
谢谢。
你为什么打算自己造棍子?
细节我就不关注了,我只注重使用起来的效果
这是要刨根问底啊 我从不好奇这个 因为好奇了 也没啥用 不浪费时间,买一根。
好用就行,细节厂家都给我们想了 这应该算厂家机密吧~ 这得问游大
楼主很有钻研精神嘛 快说你是不是间谍 自制棍子?太难了吧!
楼主你先弄一根 看看别人怎么弄在自制 会不会好点。 买一根 好好研究一下
买一根回去研究岂不是很好 自用?时间和工钱够你买一堆。
要想玩儿透了需要的知识可不是一点两点的,光材料就够人研究一阵子的了,更不要说是粗细长度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