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爱甩棍 发表于 2015-11-30 19:16

意拳推手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推手中技术运用的问题

1.技术运用全面性

在意拳推手中没有事先设计好的固定路线,双手或是齐出独进,或是单出双回,或是左实右虚,或是上重下轻。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式都可能发生。因为双方都在寻找机会进攻对手,所以任何固定路线的形式都是不可取的。推手中机会往往是可遇不可求,推手中四条臂膀缠绕互动,其形式相当复杂。所以推手时技术的运用不要仅仅局限于旋、偏、挂等几种常用技法,而要善于在变化中随机随势,其攻击的手段也不要仅仅限于手掌和拳头,要浑身都是打击点,周身如一打足了气的球,碰到哪儿哪儿发力,没有固定的规律,只是不要忘记“出入螺旋式”,不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都要拧着出去,拧着回来,而不要直来直去。拳谚中讲:“脚踏中门夺敌位,即使神仙也难防。”说明在推手中攻击往往是在进半步或退半步或是更小移动的矛盾状态中进行的,所以步法的灵活性是非常关键的,胜负往往就取决于能否跟上这关键的一步。

同时,我们不仅要注意正面的攻防,而且要注意侧面的攻防。当对方突然转到你的侧面时,如果你来不及以正面应对,就要运用身体侧面的相争之力。一定要充分利用手腕和手臂的曲折封闭住对方的进攻路线,而便于自身攻防的转换。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行”,要想全面掌握意拳推手的技术,纸上谈兵,按图索骥均非良策,只有大胆地探索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姚宗勋先生讲:“学拳的关键是要搞通拳理,若一一具体解说,则会落入说手拆招的俗套,而束缚了学者的思想,难以发挥拳学之潜能。”在实践中,只要不违背意拳的原则原理,任何外在的形式都可以去尝试。

2.技术与功力的辨证关系

姚承光先生曾讲:“如果双方技术实力悬殊,则技术占上风;如果实力相当,则功力深厚者占优势。野牛太强壮了,几只老虎都难以应付。”所以练习推手如没有深厚的功力,单凭技巧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具备深厚的功力,技巧才能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而现在某些意拳练习者在功力与技术问题上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认为站桩是万能的,只要有了深厚的功力,就能搭手飞人。其结果一搭手,却什么也使不出;而有些人却很少站桩,只是一味地钻研技巧,想在推手中运用漂亮的“绝招”来潇洒“战”一回,其结果只能给别人创造“潇洒”的机会。需要强调的是,意拳训练重精神,重意感,重自然力的锻炼,也就是说要训练反应的灵敏,肢体的灵活,提高本能触觉能力等素质,而不要过分追求技巧,没有功力,技巧只是无源之水。

所以在意拳推手中功力是基础,技术只是功力外在的运用形式。功力与技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功力弱,技术则成了墙上芦苇;技术差,功力则成了茶壶中的饺子。没有功力的技术,好比美丽的肥皂泡,一点就破;而在功力的基础上运用技术则好比打足了气的轮胎,你用的力量越大,它给你的反弹力就越大。故功力与技术的天平绝对不能失衡,否则永远体会不到意拳实作的真谛!

二、关于推手中力量运用的问题

1.力量的均整协调与平衡

推手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对抗中从多角度发力去破坏对方的平衡来建立自己的平衡。推手时要注意整体力量的运用,即源于脚的蹬地拧转作用于身体的力量,而非手臂之力。很多人在基本功中作出的力量很均整平衡,可一推手又散了。这是因为在基本功中培养的平衡,被推手这种新的用力形式给打乱了,你得重新去找才能建立新的平衡。所以说这种均整协调也是相对某一状态而言,也是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

2.力量的瞬间变化

姚承光先生曾讲:“意拳推手是游击战,而不是持久战。它要求力量的瞬间变化,即神经肌肉瞬间的松紧转换,其转换愈快,力量就愈灵活,出击愈连续迅猛。”所以推手时要始终保持力量的均匀适中,让对方觉察不出你的意图,即“意不有象”。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根据对方劲力而相应地作出松紧变化。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讲的“根据对方的劲力”不是一味地随,随是为了找机会进攻。如果有机会,则直接进攻。假如对方使劲顶,他一顶我就变,不要去硬抗,而是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机会,更好地去进攻对方。在推手中要能瞬间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角度,在力量瞬间变化的同时要注意“推拉互用”的运用。因为只有推没有拉的力量是单向的力量,在实战中是很难奏效的。推手时要求力量处于又去又回,又回又去,刚要去则猛然一回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欲拉先推、欲推先拉的状态,要让周身像弹簧一样。如想推对方时可先作出相反的拉的动作,一旦对方用力后撤,全身发紧,我们可马上顺势上步作向前发力,将对方放出。如对方反应较快,没被击中而是快速后撤来保持自己的平衡,那么我们可顺势做旋法,将其从侧面旋出,总之力量的变化一定要快,而这种力量在瞬间的变化源自于扎实的基本功及临场的经验。

3.力量的疾速爆发,冷脆连续

推手发力时要让对方受到一种震颤,劲力要冷、脆、爆发、疾速,犹如炸弹爆炸一般。即所谓的“惊炸力”,只有这种劲力作用到对方身上,才能起到一定的摧毁性打击。同时,一旦我们有机会就要施以连续性的进攻,如机关枪、连环炮一般,一环扣一环,让对方防不胜防,这一切都源自于神经肌肉松紧转换的频率。

酒醉丶微醺 发表于 2015-12-1 00:09

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醉剑飘香 发表于 2015-12-1 07:14

持之以恒

yws 发表于 2015-12-1 07:19

来看看学习学习

月色远山 发表于 2015-12-1 08:24

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意拳是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大成拳又称意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内家拳。源于心意拳。包括:站桩、试力、步法、发力、试声、推手、单操手、断手、健武。是清末民初河北深县(现深州)魏家林村人王芗斋先生在形意拳基础上吸取众家之长创立。无固定招法和拳套,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故名大成拳(意拳)……

中国龙 发表于 2015-12-1 14:01

进来看看

汤姆叔叔 发表于 2015-12-1 17:49

还是先外后内吧,大多数人习武还是为了防身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意拳推手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