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妹(3 Pics)~~~
本帖最后由 小山猫 于 2014-12-5 09:27 编辑。
在《非诚勿扰》里和葛优当面探讨性生活必要性的那个公车妹,曾被传的火热,由于觉得娱乐圈犹如育种站,始终没有太深印象。
本月地方报纸登出“败家富二代”名单,公车妹又被提及,传说分手费过亿。仔细对比真没赶脚出哪里特殊,关了灯和芙蓉、阿凤一般不二。
“公车”的定义,在大陆是官车,在南边是巴士。辣妹子是公车,苍井空也是公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再近,老人在看《满仓进城》,情节就那么回事,演技更那么回事,不是神剧就跟着瞟了两眼,赶脚片中所有的东西那叫一个新!衣服新、裤子新、胶鞋新、家具新、房子新、院落新、栅栏新、农具新、标语新、演员新,新的一塌糊涂。然后么,片中的女“反派”(葛红,刘亿彤)在揪斗女主角(景梅,公车妹)的时候,伶牙俐齿、滔滔江水、面不改色,咋听也根本没有阶级斗争为纲的底气和愤慨,倒是极似《还珠》和《甄寰》中宫女斗嘴、妃子争宠的语境。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姑子看A片直到圆寂,也不晓得原来那种销魂的物件前山和尚就有。
文革是一场浩劫、一场杀戮、一场权斗、一场闹剧,更是一部断代史和自辱史。官方和裆媒都在回避和遗忘这个话题。至今所有一切以其作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也仅仅局限于知青的落寞与无奈,故事的高潮总在文革过后的新生活,比如《牧马人》《孽债》《芳香之旅》,根本也不会、更不能触及那些非人的暴行。文革时期的派系武斗,堪比索马里青年党甚至黎凡特伊斯兰国。八十年代,关于十年浩劫的作品被定义做“伤痕文学”,官民如此高度一致——究忆的是留下的“痕”,而不是造成的“伤”。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不肯反思的社团,没有资格隔海指责人家祭拜战犯。
高人~~ 本帖最后由 小山猫 于 2014-12-5 10:59 编辑
不能说,说了就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我一向不爱讨论这个,我们还是实战吧 公共汽车是人人都可以上的,驾驶经验丰富,免费乘坐,熟男乘客都喜欢。 避重就轻,不然怎么过得了光腍总局那关 有些感触自己知道就行,大家心照不宣,就是别说出来~! 可怜的车晓.... 建丰同志反省一个大家看看~~~ 杂谈还是谈棍子为主吧,搞敏感的就算了,别最后搞得没地玩了 公车妹长的还不错。 哥们大才,很是佩服,不过类似好文若能发到凯迪,岂不比发在这里强出太多